跳过导航.
首页

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讨会

10/25/2011
北京时间

 

研讨会主要目的是把握全球变化研究最新动态,为我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自主创新服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对策和科技支撑。未来45年内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为127 PgC, 超过排放预期约17 PgC,我国将面临增汇减排的巨大压力和繁重的碳储任务。我国地质碳汇效应显著,通过有效发挥我国地质科技优势,揭示地质碳循环机理和准确估算其对大气CO2的减排效应,探索岩溶地区CO2减排新途径,能够为国家二氧化碳增汇减排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地调局正在组织实施 “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本次学术活动的召开,十分有利于相关科学问题深入,如地质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的意义、岩溶作用与遗漏汇问题,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经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商定,并呈报中国地质学会。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8届理事会第二十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了“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讨会”为2011年学会重点学术活动计划之一。届时,同时召开IGCP 598 “环境变化与岩溶系统可持续性”中国国家工作组会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项目专题会议。

研讨会的主要议题
1、岩溶碳汇形成及其稳定性;
2、硅酸盐类化学风化作用与碳汇;
3、土壤碳库与碳循环;
4、地质碳汇建模与潜力估算方法;
5、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6、地质增强固碳能力措施;
7、气候变化对岩溶含水层影响;
8、岩溶含水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9、不同时间尺度岩溶环境变化。
10、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本次会议将向全国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调查和研究成果。请代表们按照科技期刊的格式要求积极撰写论文。论文摘要电子文档(word格式,以1000—1200字为宜)请于2011年9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zhangq198203@163.com或chzhang@karst.ac.cn,以便会前印刷论文摘要汇编;论文全文纸质版3份和电子版(word格式)在注册报到时提交,会后择优出版论文集。代表如在会议上散发论文全文,请自行准备。

联系人:
臧运波

联系电话:
0532—85725313

传真:
 

E-MAIL:
zhangq198203@163.com